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在一些案例中,法院认为通过借新还旧的贷款数额应当计入违法放贷金额★★。然而,在另一些案例中利来老牌国际官方入口★★★,法院则考虑到借新还旧的贷款实际上是对原借款合同的延期,且没有新的资金支出,因此没有认定为违法放贷金额。
有观点认为利来老牌国际官方入口,确认股东资格须同时具备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我们认为,同时具备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是股东取得完整无瑕疵的股东资格和股东权利的条件,并非解决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时的条件。对于股东内部之间股权归属的确定★★★,应以实质条件为准,即审查是否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或是否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而不能以公司股东名册未记载、公司登记机关未登记为由否认具备实质 条件的股东的股东资格★★。但涉及公司及公司债权人等外部关系时,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借新还旧是指债务人在旧的贷款尚未清偿的情况下,再次签订贷款合同,以新贷出的款项清偿部分或全部旧的贷款。从法律角度来看,借新还旧并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范畴。只要新贷合同的签订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且符合贷款的基本条件(如借款人具备还款能力、贷款用途合规、贷款属于周转性贷款等★★★,那么借新还旧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
违约金既具有弥补守约方因对方违约遭受损失的功能即补偿性功能,又具有督促当事人诚实履行合同的功能即惩罚性功能★★。对于违约方具有违约故意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发挥违约金的惩罚性功能★★★,督促履约方早日履约。而对于违约方非因其自身故意等客观原因导致违约的情形,人民法院不应过分强调违约金的惩罚性利来老牌国际官方入口,违约金的适用应当以弥补守约方的实际损失为主★★。在现有证据不能证明守约方存在实际损失,违约方系客观原因无法履约,且其一直在能力范围内积极履行其他合同义务的情况下,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可以不再判决违约方支付违约金。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认定关键在于是否违反了国家规定。借新还旧的贷款是否计入违法放贷金额,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是否采用了违法手段。如果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发放贷款时未严格审查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和还款方式,导致违法发放贷款,那么这些贷款应当计入违法放贷金额。
股东资格的实质条件是指★★,股东实际向公司出资,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公司的资本是公司成立和存续的基础★,出资是股东应当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是取得股权的实质条件。股东资格的形式条件是对股东出资的记载和证明,是实质条件的外在表现。投资人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后,完成了成为公司股东的实质条件★,但其权利的取得必须还要经过一定外在形式的表现予以公示,为公众所知,公布于众后才能确保其权利的顺利行使★。这种外在形式的表现即为公司章程记载★★、股东名册记载和工商部门登记。
综上所述★★,是否将借新还旧的贷款计入违法放贷金额★,需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金融机构在办理借新还旧手续时存在违法操作(如未严格审查、违规发放等)★★★,那么这部分贷款应当计入违法 放贷金额。否则,单纯的借新还旧行为本身★,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应被视为违法放贷。
另外,股东权利的享有、股东义务的履行★,是取得股东资格的结果★★,而不是取得股东资格的条件,在股东资格和股权确认时,只能起到辅助认定的作用★★★,并非确认股东资格的必要条件★。如:当事人以其向公司的转账行为主张确认股东资格,公司或其他股东主张该转账并非出于出资目的★★,而是基于借款等其他法律关系★★,此时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其享有股东权利★★,能够印证向公司转账等行为系履行出资★★,而应予确认其股东资格。
为传承审判经验、提升司法能力★、促进适法统一,自2023年起,《甘肃审判》以司法实践中常见法律问题等为主题设置实务问答,主要是针对审判执行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或有一定代表性的疑难复杂问题进行解答,供大家学习参考★★!本期审判实务专栏摘发3个疑难问题解答★,敬请关注!
在守约方确实没有实际损失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是否可以不判决违约方承担违约金责任?